台11線遊覽景點
成功基督長老教會‧成功教會
地址:台東縣成功鎮大同路1-6號 ( 台11線道上 )
成功豆花
地址:台東縣成功鎮中山路63號
電話:089-854128
三仙台
地址: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74號(台11省道109.8公里依指標前進)
石雨傘
地址:沿台11線,至105.8公里處。
宜灣長老教會卡片教堂
地址:台東縣成功鎮宜灣路108號(台11省道101.5公里依指標前進)
台東成廣澳文化地景(廣恆發商號遺跡)
地址:沿台11線,至107.2公里處。
參加完婚宴稍事休息,我們又要去探險囉~
現在要沿著台11線繼續北上~
大約10多分鐘的路程在路邊就會發現這一棟很美麗的教堂~
基督長老教會成功教會
純白的教堂外觀加上紅色的十字架非常的美麗
山型的塔樓兩旁有天使的雕像
下方是巴洛克風格的樑柱
騎到這裡就稍停下來拍拍照欣賞一下~
再往北上也是大約10多分鐘的路程就會看到路邊有招牌指示著三仙台的方向~
我們就想說既然都來了,就來拍拍照囉~
不過,都已經快要4點了太陽還是無限大~
懶惰二人組只有站在高處拍拍照...(我只能說我們比較適合繼續喝咖啡...XD)
坦白說要走過這8個拱橋,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阿~
這裡還有流傳著八仙的傳說~有機會去台東就挑戰一下囉~
既然都已經拍了三仙台,那就順便拍一下石雨傘囉~
石雨傘在成功鎮北方10公里的海岸,為由海岸延伸至海中的海岬,長達1公里左右
,屬於石灰石隆起的海蝕地形,狹長岩岬、礁石、海蝕地貌,向東北方向斜伸入海。
狀似象鼻的突岬之岩質屬大港口層之礫岩,其間的鬆軟部分長期受到海水侵蝕而分成
數段,有中空的海蝕門景觀,當地人稱它為石空鼻。
石空鼻上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,叫做平衡岩,平衡岩是由一塊較細長的岩石懸空向上
,托住了一塊較大的岩石,形成一種特殊的平衡結構,看起來就像一把雨傘,因而稱
為石雨傘。
怎麼站在這裡突然想到~你也是香菇的笑話阿~XD
其實硬要沿著台11線往北遊玩
就是想要來拍拍這一座教堂~宜灣長老教會
好像是在教堂建設之初(民國63年),原不知道要設計成什麼要的型式
剛好收到一張來自歐洲教堂的聖誕卡,就以此為靈感設計~
這座教堂有像歐洲建築的門片,上面有顏色鮮豔的浮雕
遠遠的看是不是有點是只飛機(或是太空梭)準備要升空的樣子~
然後也很像是燭臺~
下面有2位在禱告的天使手繪
拍拍照雖然沒有花太多時間,但是還滿不錯的~
我們這一趟台東行最北走到這裡,準備要折返囉~
這是我們北行時看到的景點,後來回程就停下車來逛逛~
這個遺跡就在台11線的路邊~
但幸好有停下來逛ㄟ~
這裡其實是廣恆發商號的遺址,這是台東的第一家商號喔~
廣恆發商號是屏東內埔客家人溫泰坤經營雜貨行時所建,因緣際會一度成為東海岸最
大的雜貨商行。
廣恆發商號為磚拱騎樓式「亭仔腳」,立面為「巴洛克」式三拱牌樓,以石材建成,
為東海岸少有的大型建築,在當年其建築式樣、氣派、所耗費的財力在後山地區甚為
難得。
民國80年東海岸公路拓寬,地方文史工作人士陳情搶救失敗,又遭公路局剷除三分之
一建路,只留下商行立面及亭仔腳,殘存的門柱上廣恆發三字還清晰可見;百年前拓
荒鼎盛時興建的建築物夷為廢墟,令人浩嘆。
民國93年列為台東縣「歷史建築」,列冊保護。民國97年台東縣文化觀光處爭取經費
整修,定名為成功鎮「成廣澳文化地景」公園。
小港原明蟳廣澳,意思為「形狀好像螃蟹的左右鉗子相接所圍成的海灣」後轉為成廣
澳。初到這裡的漢人用成廣澳海運各種的民生物資經商。
一路騎機車回到成功鎮也已經接近傍晚囉~我們打算在這裡覓食~
但是我們先到這家看起來也很有年代的豆花店~
後來在網路上查真的是老店ㄟ~只是一到現在這個位址營業~
店家裝潢成日式的建築~搭配遠方的雲~好有fu~
店門有一個石磨,可以讓小朋友體驗古早的磨漿機~
menu很可愛的是用手寫的~感覺好像毛筆字喔~
價格也很便宜ㄟ~
點餐區拍起來有復古的感覺~是因為拍得糊糊的嗎?
是我們來晚了嗎?好多配料都空空的...
也沒有paula要花生...所以就點純豆花~
坐位區是很復古的圓桌~
也有這樣的長桌~
這是一份很簡單的傳統豆花~
豆花本身滿細緻的很好吃~糖水部分偏甜了些~
接著我們在成功鎮享用晚餐~(忘記拍照了...)印象中非常便宜實惠又好吃~
然後我們在成功鎮要買一些零嘴飲料回去
又遇到衣間很特別的教堂~
就又順便的把它回來了~
台東的人真的信仰很虔誠,沿著台11線就會一直發現很特別的教堂/教會~
都很值得停下來欣賞~
這一趟的台11線漫遊,讓paula收穫滿滿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