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奧斯定教堂
地址:崗頂前地2號
相關介紹:由此進
崗頂劇院
地址:崗頂前地
引申閱讀:【澳門】2016年228假期的澳門小旅行。行程總覽
day1:澳門塔&媽閣廟→聖地牙哥古堡→百老匯市集→官也街&咀香園之澳門佳作
day2:勝利茶餐廳→河東圖書館&聖若瑟修院及聖堂→聖老楞佐教堂&亞婆井前地
→鄭家大屋→崗頂前地&崗頂劇院&聖奧斯定教堂(本文)→民政總署→聖母玫瑰堂
→大三巴&戀愛巷→營地街市熟食區 →威尼斯人酒店&搭貢多拉
聖奧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創建。
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,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
每當大風吹來,蒲葵葉便隨風飛揚,遠遠望去,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
就稱教堂作“龍鬚廟”,後又以粵音轉稱“龍嵩廟”。
教堂於1874年重修後,形成今天的規模。
paula來參觀的時候適巧是在進行禮拜~
教徒多到連門口都是滿滿的人喔~
所以也就沒有進去打擾了~
1874年重修時做了巨大的改動,成為今天的模樣。
教堂立面簡樸,總高約17米,採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古典式構圖。
入口用雙柱,是石製的羅馬塔司干式,牆轉角有隅石
外牆面為黃色粉刷,有許多卷渦形裝飾和白色線腳。
頂部是三角形山花,中間的神龕供奉聖母像。
屋頂為坡屋頂,瓦屋面,木屋架。教堂的主體結構為磚木結構。
再逛回來的時候,發現禮拜已經結束了~就進去逛逛囉~
入口對聖奧斯定教堂的介紹~
教堂正廳為一層,入口有夾層,是唱詩席。
教堂內部結構由兩排柱子將空間一分為三~
一個寬7米的中廳和兩個寬4米的側廊,長度均為30 米。
兩側廊為木拱吊頂,中廳則為平吊頂,瓷磚地面。
中廳內部還有四個小祭壇和一個八角形的木製講壇。
主祭壇寬闊而深遠(長20米,寬11米,高12米),供奉“苦難耶穌像”
祭壇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,裝飾為巴洛克風格,表面飾水磨石。
聖奧斯定教堂旁邊的耶穌會會院,沒有開放參觀喔~
位在聖奧斯定教堂對面的就是崗頂劇院
一整個建築外觀都是嫩綠色的煞是好看ㄟ~
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,建於1860 年
主體部分至1873年才加建具新古典主義建築特色的正立面。
它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,供戲劇及音樂會演出之用,也是當年葡人社群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。
站在崗頂劇院主體外~木影扶疏真的讓人覺得很舒服
paula竟在這裡呆這看傻了~
劇院正立面為一面寬15.7 米的羅馬圓拱式門廊,
門廊頂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結,
其下則是由四組愛奧尼柱式倚柱組成的三個券洞,券洞寬約3米
而八條倚柱均長約6米,山花及柱子上裝飾較為簡單,令立面看起來更為雄偉、高聳。
與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崗頂前地之側立面
其牆上連續開滿九個寬2.45 米的羅馬圓拱式落地大窗
進一步加強屋面水平感的同時也表現出一種渾厚的氣度。
paula發現劇院裡面是可以參觀的喔~
那就帶大家進來當文青
入口進去後有一個休息區
感覺就像有穿著歐洲服飾的人,手裡拿著香檳,三三兩兩的聊天等待開場
劇院內建築設計為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,平面作縱向佈局
圓形的觀眾席前後佈置了前廳及舞台
兩側是可供休息的長廊,長廊上設有樓梯直達二樓觀眾席
此觀眾席為月牙形,依靠樓下十條排列成弧線的柱子支撐着。
慶祝澳門申遺成功10週年~
有這4個小模型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索取??
但這4個世界遺產,這一次paula由澳門都一網打盡囉~
要離開崗頂劇院外的石墩上面竟然有紀錄年份?(應該是吧!!)
澳門歷史城區這裡隨處走就是世界遺產ㄟ~
每個建築都很好逛
對喜歡看歷史建築的paula真的收穫豐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