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著這條路往下走,真的有非常多的曬柿餅喔~~
這一家是爬網看到很多人推薦的喔~~
所以儘管要往下走還要走很大一段路,我還是硬著頭皮的走了~~
他的特色就是在三合院曬柿子~~
看~這邊的景是不是又不一樣了~~
還有讓小孩子不無聊的地方喔~
這邊的柿子曬完之後一定都要在薰一下
前面的那一家是用大烤箱之類的~
這一家是燒柴的喔~
所以可以想見柿餅有增加了柴燒的味道
這邊的特色一樣就是有二樓還有椅子~~
這邊的大炮也是非常的多喔~~
原因是這家最大的特色~~二姊
他會在曬柿子的地方一邊工作(替柿子翻面)一邊讓參觀的人拍照
也會隨時變換姿勢喔~~非常的可愛~
漸漸的就形成這家店的特色嚕~~
會說他專業不只是當模特兒喔~~
還有阿~原本下面那個貨架放在比較遠的地方~
他還去把他推到他的座位後面~~
讓整個畫面很一致
柿子真的很好拍ㄟ~~
隨便拍拍都很美喔~~
還在樹上的~~
這一家還有把品種的名稱寫出來讓遊客更清楚喔~~
這是筆柿~雖然長的很可愛但是我覺得不適合送禮ㄟ~~
雖然一個人來這邊很辛苦(因為要一直走)
但是真的很値得喔~
「九降風」一詞最早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三年的「台灣府志」卷七風土志,文中稱「九月則北風初烈,或至連月,俗稱為九降風」,「九降」之名與九月起風有關,名稱出現迄今已三百餘年,「九降風」速度每秒可達二十公尺,威力不亞於輕度颱風。
「九降風」雖為新竹帶來出名的米粉、柿餅,卻也帶來很多生活不便及農漁損失,例如稻米稻穗會因為強風吹襲而掉落受損,漁船在東北季風強盛時也無法出港作業,走在路上的行人、停放在路邊的機車,也常常被九降風吹得驚叫連連或東倒西歪。九降風強勁乾旱的獨特氣候,造就新竹縣新埔鎮與北埔鄉的柿餅產業二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;不過,近年來因環境改變,加上消費者講求衛生的要求,除新埔少數工廠仍維持日光曝曬法外,大部分都已被機械除濕所取代。
每年九月至十二月,新竹地區就吹起強勁乾旱的「九降風」,所到之處,就像一部天然超大型的烘乾機;在這種獨特的氣候環境下,打造新埔鎮早坑與北埔鄉大林,特有的柿餅產業。
新埔鎮的柿餅工廠主要集中在早坑里,柿青來源則來自苗栗公館及嘉義番路,製作工法與北埔差不多;不同的是,部分新埔柿農仍採行傳統的日光曝曬法,部分則使用機械化的熱風乾燥法。
不過,在環境變遷、成本考量與減少氣候不確定的因子下,機械化幾乎已是末來趨勢。
聰明的古早人確實替新竹一帶的人帶來了不朽的傳奇,儘管時代變遷...
喜歡的也可以到他們的FB去參觀喔~